
AI产品在亚洲疯狂增长,开发者们如何抓住注意力涣散的年轻人
AI产品在亚洲疯狂增长,开发者们如何抓住注意力涣散的年轻人根据 Sensor Tower 数据显示,2025 H1 AI 应用的下载量达到 17 亿次,增长 67%,IAP 收入总计达到 19 亿美元,增幅达到 100.6%。在走过了概念验证阶段后,AI 应用正成为一股很强的增长动力,给已经相对平静的应用市场注入了活力。
根据 Sensor Tower 数据显示,2025 H1 AI 应用的下载量达到 17 亿次,增长 67%,IAP 收入总计达到 19 亿美元,增幅达到 100.6%。在走过了概念验证阶段后,AI 应用正成为一股很强的增长动力,给已经相对平静的应用市场注入了活力。
“事实证明,不焦虑的人做不好 AI 应用。” 文丨程曼祺 “明年可能是 to C 应用的元年。”9 月 28 日,Lovart 创始人陈冕告诉我们。 第二天,“元年” 被加速——OpenAI 发布 S
新官上任三把火,自从 OpenAI 应用部门 CEO Fidji Simo 上岗之后,动作也是接连不断。 之前就有消息传出, Fidji Simo 正在组建新团队,准备给 ChatGPT 引入广告业务,新团队负责人更是要全面操盘 OpenAI 的盈利大计,广告也好订阅也罢,反正就是要把钱赚到位。
近日,Sensor Tower 发布《2025 年 AI 应用市场调查报告》,报告中提到,移动端 AI 产品 IAP 收入在 2025 年上半年半年度环比增长率为 100%,但具体到产品上,全球 IAP 收入 Top10 全部都是 ChatBot,相比于 Web 端的百花齐放,App 端能赚到钱的 AI 原生产品依旧单一。
9 月 22 日下午,联发科推出的新一代旗舰 5G 智能体 AI 芯片 —— 天玑 9500,并展示了一系列新形态端侧的 AI 应用,在公众层面首次推动端侧 AI 从尝鲜到好用。现在,让手机端大语言模型(LLM)处理一段超长的文本,最长支持 128K 字元,它只需要两秒就能总结出会议纪要,AI 还能自动修改你的错别字。
每天都有新的 AI 工具在社交媒体上刷屏,每一个都号称是“颠覆性”的。喧嚣过后,哪些产品真正留在了用户的日常工作流里?衡量一个 AI 应用的真实价值,不应只是看融资额或 GitHub Star 数量,而要看它的 API 调用账单。
2025 年上半年,日本 AI 应用市场呈现出一个鲜明特征,用户规模不大,但付费能力极强。日本总务省 7 月发布的《信息通信白皮书》显示,日本个人用户的生成式 AI 采用率仅为 26.7%,只有中国(81.2%)的三分之一,也远低于美国(68.8%)和德国(59.2%)。
随着垂直领域 agent 的兴起,市面上的应用越来越多,用户不可避免地需要一个编排工具(orchestration tool)来将这些分散的应用串联起来,或者需要某种横向工具(horizontal tool)来统一构建 agent。而 n8n 正是这一生态位中的佼佼者,它正从一个工作流自动化工具,升级为 AI 应用的编排层。
Humain 作为沙特领先的人工智能公司,已推出一款面向阿拉伯和穆斯林群体的对话式 AI 应用,正值沙特寻求在该技术领域获得区域领导地位之际。
这阵子玩了不少 AI 应用,感觉大家都在卷一个事,让 AI 更强、更快、更全能。但聊多了会发现,无论模型能力多强,它们大多还像是解决问题的工具,在下一次对话里把你忘得一干二净。